■在新廠區, 兩代全國勞模在一起。本報記者 張海強 攝■這輛小推車從建廠就用,至今保存完好。■紡織機上淘汰下來的梭子製成的長椅。
  棉一、棉二、棉三、棉四、棉五、棉六、棉七……一系列棉紡廠早已成為省會各個路段的地標;大量的老紡織人仍然聚集在原來的住宅區,帶著天津、上海的口音打著招呼,對自己的稱謂仍然是“棉一的”“棉二的”……石家莊是一座紡織之城,即使如今紡織業在社會經濟中的占比已大幅萎縮,幾十年的紡織根基仍然無法磨滅地印刻在這個城市的文化生活中。
  23日,25位新中國成立後的石家莊第一代老紡織人一起來到了棉一廠舊址,參觀了正在籌建紡織博物館中的幾百件紡織舊物,這些曾經無比熟悉後來又退出歷史舞臺的舊物件讓老人們感到格外親切。他們希望能儘快成立石家莊的紡織博物館,讓這些紡織舊物對外展覽,讓更多人瞭解到那個年代的紡織業。
  □本報記者 劉文靜
  紡織博物館正在籌建,已有舊物上千件
  位於棉一立交橋下的常山股份棉一分公司舊址早已不再生產,廠區的院落、設施看起來有點陳舊,而更為“陳舊”的則是他們目前正在做的一件事:收集紡織行業的舊物,籌建省會首家紡織博物館。
  23日,一些紡織行業的老人成了這家待建博物館的首批參觀客。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紡織設備、花布的樣式、工作服、辦公設備以及各種榮譽證書把這些老人們的思緒一下子拉回到了從前,一些老人的眼角甚至汔出了淚花。
  73歲的李淑英老人摸著上世紀60年代木製的紡車、各種紡叉,感慨萬千。她是1958年初中畢業被招進棉一廠,成了一名棉紡工人,在紡織工人的崗位上一直乾到退休,這些物品曾經伴隨了她很多年,已經成為工作中親密的伙伴。李淑英指著這些設備告訴記者,當時的紡織全靠手工,這些工具都是要用的,木條製成的車,主要運棉花,有人專門負責推著棉花往車間運,紡成粗紗;另一批人則需要將粗紗運到另一個車間,紡細紗,打成軸,運到布廠,上織布機,織布的經緯線都是手工穿的,織成布後再用木車推到倉庫。一道道工序,都是人工推著車、拿著叉在勞動,日日不停。隨著紡織業開始自動化,這些工具從上世紀80年代起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遠離了紡織人的工作,現在還能在常山股份舊址看到,讓很多老紡織人備感親切。
  紡織文化展示的桌子上還放著好幾沓布樣,都是上世紀60年代研製的新技術,有提花,有印花,看起來陳舊而精美。其中一沓看起來都是白布,記者正納悶怎麼都一樣,一位老紡織工人告訴記者,你仔細看看,每塊布的提花都是不一樣的圖案,這在上世紀60年代可算是新技術了,所以才會專門保存下來。還有很多花布,各種或淡雅、或濃烈的圖案顯示出那個時代的審美。“建功立業明星崗”等類似的榮譽證書也不少,棉四的一位老工人說,建設棉紡基地時,大家每天都在努力工作,比誰幹活多、技術好,能拿到“明星崗”已是很高的榮譽了。
  印著“1955年”的廠區井蓋也引起了很多人回憶。工作人員介紹說,這就是當時廠里下水井的井蓋,保存得非常完整,所以就留下來了。這兩個井蓋顯然比現在的井蓋要大一些,但是仍然顯得很新很完整。
  常山股份的工作人員說。“經常有老紡織人來送東西,有飯票有工作服,這些紡織行業的老人們對老的紡織廠還是很有感情的。那個年代的很多東西,跟紡織有關的,都應該記錄下來。”現在所有的東西都放在常山股份紡織歷史文化保護辦公室,已有上千件,“建博物館需要政府相關部門的審核,我們希望能夠收錄更多的東西。”
  家族式紡織工人部分分流到社會各界
  石家莊曾經是“一五”時期國家重點建設的四大紡織基地之一,當時的紡織業絕對是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大量的本地居民、外地專家加入到了這個產業,成了紡織人。而石家莊紡織人的最大特點就是家族式,往往一家幾口都是紡織人。“新中國成立之初,決定在北京、石家莊、鄭州、西安建設四大新的紡織基地,讓翻身得解放的勞動人民有衣穿。當時,四大基地同時開工建設,全國各地紡織骨幹和大專院校畢業生就從祖國四面八方來到石家莊幫助建設紡織基地。”常山股份的工會主席邵光毅說,比如,從上海來的紡織骨幹和大中專畢業生主要支援石家莊棉四;從天津紡織工學院、上海紡校等大專院校和技校來的畢業生主要支援石家莊棉一、棉二、棉三;從唐山華新紡織廠來的紡織骨幹主要支援石家莊棉五。他們大多數是1954年來的,把自己的青春歲月都奉獻給了石家莊的紡織業,在當地成家、生子,下一代也成為了紡織人。
  今年81歲的張世光老人就是從天津支援到石家莊建設紡織基地的,他的愛人李愛榮也同一年從天津來到石家莊支援紡織業,兩人在石家莊結緣,就在當地成了家。老兩口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長大後都在紡織廠工作,後來的兒媳、女婿也是紡織廠職工。“我們家8口人全是紡織廠的人。”張世光的二女兒張莉笑著說,都在不同的車間,有的是前紡,有的是細紗,有的是織造,有時候全家聚會也會開個玩笑,說咱們一家人都可以開個紡織廠了,所有的工序都有了。對於紡織業未來的發展,張莉還是充滿信心的,她說,現在的紡織有新的方向,那就是往高端處轉型,目前公司的轉型不錯,大家都很看好。
  71歲的張廣池老人則笑稱自己“一家30多口人都在紡織廠工作”。張廣池原來是棉四南織造車間的值班長,兒子張永利現在恆盛二織車間任常日班工段長,他說的30多口人是指自己的一大家子,包括張廣池的哥哥、嫂子、侄子等,都是紡織人。23日,父子倆一起逛了新廠區,張廣池對新的機器、設備很感興趣,笑著說,“學習學習我也會操作呢,原理是一樣的。”
  “過去的紡織廠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大量的工人,這些工人往往會組成家庭,子女也會跟隨父母進入紡織廠。”常山股份的一位工作人員說,但是現在,已經進入了自動化生產的時期,不再需要那麼多人了,一些廠也停產了,所以,很多紡織人都分流到社會各界,找到了新工作。棉四人力資源部的一位女士說,她身邊很多原來的同事都進了超市,在超市當促銷員或者理貨員。有長期紡織企業的工作積澱,這些分流到各行各業的紡織人都保持著一貫的勤快和節儉。
  國際大牌包的內襯很多出自石家莊紡織
  在近幾年城市的變遷中,省會的紡織業基本搬到了正定。在省會的產業規劃中,石家莊紡織服裝基地項目位於正定新區,總投資110億元,囊括了常山股份有限公司、棉紡六廠、棉紡七廠、棉紡八廠、棉紡九廠、棉紡十廠、卓達服裝產業園、新華服裝廠等龍頭企業。目前,常山股份已經先後投資20億元,完成了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的紡織工業園。還引進了瑞士大提花噴氣織機、比利時寬幅噴氣織機等國際先進技術裝備,同時引進名牌戰略投資者,向產業鏈高端邁進。
  25位老人跟隨工作人員依次逛了新園區的前紡、細紗、準備、織造等幾個車間,大機器、自動化的生產線讓這些老人們大開眼界:原來紡織也可以這麼做,效率提高,工作環境也好多了。“我們那會兒呀,都是人挨著人,每個環節都靠人來幹活,廠區里的棉花毛亂飛,幹上一會兒眼睛里、鼻子里都是毛,不戴口罩是不行的,現在多敞亮,這麼大一個車間都看不見幾個人,也乾凈了,不用戴口罩也不會沾棉花毛。”張廣池老人高興地說。
  在一臺大型自動穿經機前,常山股份的工作人員介紹說,織布需要先穿經線,以前都是人工穿經,穿得慢也容易出錯,引進這臺大機器後,過去二三十人的活兒兩台機器就搞定了,速度快,不出錯。新設備生產出的樣品也更加漂亮了,各種觸感絲滑、色彩艷麗的面料讓老工人們忍不住看看、摸摸,再看看,再摸摸。“你看現在的技術多先進,光滑度、織度、豐滿度都遠遠超過以前。”一位老工人說,“我們那時候都是漿洗,布織出來後過一遍漿,硬硬的,再洗一遍,顏色就差多了。”
  在成品車間,記者還看到了路易威登、香奈兒等大牌的企業標識。車間人員介紹說,現在他們跟很多國際大牌有合作,比如路易威登、香奈兒、聖大保羅等,這些大牌包包的里襯、外包裝很多都出自石家莊。
  石家莊紡織已經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原標題:老紡織人期待設立省會紡織博物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p85wplxu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